(我在想哲理,阿嬤則在想睡覺~)
第六講 我愛阿嬤
我很愛我阿嬤。
爸媽在我小學四年級時就離婚了,六年級時,阿公阿嬤搬來跟我們一起住,阿嬤變成了媽媽的代班人。跟媽媽還有聯絡且感情甚篤,所以說阿嬤是「代班人」。
洗衣、燒飯、煮菜……所有家事阿嬤一手包辦,無怨無悔地做著這些事。
所幸我們三個小孩都很懂事,輪流洗碗、倒垃圾、掃拖地板,減輕阿嬤的負擔。阿嬤在煮菜時,我常常跑去黏她,跟她玩鬧,幫她切菜,看看魚怎麼煎、蛋怎麼炒、菜怎麼配,久了,也學會了許多簡易家常菜的烹調方法。
阿嬤很愛講她的歷史:「阿孫,我跟你講,我還是小姐的時候……」我就知道她又要開始幫我複習她的人生歷史了,趕快找理由離開,不然又要重複一次我滾瓜爛熟的故事哈。
阿嬤屬猴,她的個性如同她的生肖一般活潑好動,據她說她小時候很愛爬樹,成天爬上爬下,很調皮,彷彿離開地面才舒服似的。她最喜歡的休閒活動就是爬到榕樹上睡覺。有一次,她又爬到樹上,她母親也就是我的查某祖怒聲囔囔,要她趕快回到地平面吃飯,阿嬤一時情急,孫悟空般一個筋斗跳下,哪知,一個舊木板鑲根釘子就擱在她的降落點,重力加速度,貫穿,她椎心刺骨,慘聲哀號。
當時只要被不乾淨的釘子扎中,老一輩的作法是拿個板子拼命拍打腳底板,將髒血拍出。阿嬤二度傷害,痛不欲生。
不過我們家阿嬤最厲害的本事就是忘記教訓,此後照樣爬她的樹。
阿嬤還當小姐的時候,是有錢人家的女兒,她本來完全不想跟阿公結婚,因為她當時有中意郎君。阿公是從屏東上台北打拼,腳踏實地的老實人,因緣際會認識阿嬤的爸爸,阿嬤的爸爸也就是我的查甫祖很喜歡阿公的個性,請媒人談婚事。在那個年代,父母的話就是聖旨,違背不得。查甫祖說:「妳若不嫁伊,就不要做我的查某子!」以斷絕父女關係來要脅。阿嬤當然答應,還有怎麼辦?
所以阿公阿嬤的結婚照,阿嬤粉底打超白,又一整個臭臉,超嚇人的!
於是他們先結婚,然後才談戀愛。
好浪漫啊。
阿嬤五十七歲才學會開車,擁有一張貨真價實的汽車駕照,超屌!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肯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
阿嬤當時鼓起勇氣去學開車,是因為阿公固定時間要上醫院,那時阿公身體虛弱,無法開車,因為愛,阿嬤克服了對她的年紀來講、蠻有挑戰性的事。
可是我們家阿嬤的血液裡有一種急性因子,這使得她做什麼事情都像在趕火車,總是第一個吃完飯離開餐桌的人;總是喝水急得嗆到的人;出遠門前總是第一個準備好、大著嗓門叫大家別再摸了的人;宴客前總是叫我等小廚子快一點快一點的人。
舉一反三,相當然耳我們家的阿嬤……開快車。
坐她的車我如坐針氈。有一回,真的很像電影情節,阿嬤目光如龍操著方向盤,駕著水藍色福特飛馳到一處岔路口,準備左轉,右邊她連看都沒看,就扭了方向盤,一抹黑色車影疾馳而過,我們再快個一秒就撞上了。不誇張,最近距離時,兩車相距肯定不到一個手臂。
我嚇一跳:「阿嬤!以後轉彎要注意另一邊有沒有來車啦!」
阿嬤:「好啦!不小心的嘛!以後會注意啦!」
我們家的阿嬤年紀越是增長,說話越來越年輕,有時候甚至有點像小孩子了哈哈。
然後,或許是因為阿嬤開太快了,老天爺派糾察隊給了阿嬤一張警告單?
砰!
高速公路交流道口旁,大腿般粗的鐵柱居然歪掉,車嘴撞得個稀巴爛,有個老婦人昏迷在內。那是電話另一頭的爸所敘述的光景,我的心臟像是停了。
騎著機車小風十萬火急衝到慈濟醫院,靈魂出竅地好不容易找到加護病房,去看我阿嬤,從小帶我長大的阿嬤,小時候一口一口餵我吃飯的阿嬤,會跟我開玩笑逗我開心的阿嬤……我不允許她隨便離開我的阿嬤!我的姑姑姑丈們、阿伯和爸都在裡面,一臉凝重又勉強鎮定,後來幾個姑姑忍不住哭了起來,我的心揪成結。
阿嬤一隻腿斷了,嘴歪了,脖子用白色頸套固定住,我的眼眶燙了。
但鬆了一口氣,阿嬤意識有清醒過來。
當我全盤理解情況,清醒後的阿嬤竟然完全不知道、忘記車禍是怎麼發生的,說事情發生得實在太快,依稀記得好像是想打瞌睡還是方向盤沒轉好,要下交流道卻沒來得及讓車子移向正軌,撞上分隔島的粗硬路牌柱子。
大家都沒有心情去指責阿嬤了,都感謝觀世音菩薩。
爸爸在公路上和警察處理撞毀的車子時,在駕駛座腳踏板撿到了原本掛在後照鏡上的觀世音菩薩玉像,玉像斷成兩截,警察說,那車嘴凹爛成深V,阿嬤還大難不死,肯定是觀世音菩薩捨命相救似的保佑。
我對我的無神論沒有什麼好堅持的,因為阿嬤平時虔誠吃齋唸佛,積極參與慈濟功德活動,菩薩不保佑她才奇怪。我甚至有點想摒棄無神論,因為真有神佛菩薩保佑著我摯愛的阿嬤,何樂而不為?所以我選擇相信這場奇蹟。
阿嬤斷了的那隻腿,膝蓋處需要開刀,把骨頭縫合起來。
所幸斷得不是很嚴重,是小開刀。進開刀房約莫兩個小時,阿嬤就被推出來了,護士在一旁貼心地講述開刀後的注意事項。
我親愛的爸爸似乎非常緊張,護士在講述重要注意事項時,他沒意識到自己一直切斷人家的首要語句,急問了些比較次要的問題。我旁觀者清。
「先等人家說完啦!」拉他袖子,我只是有點急地提醒。
「囝子人懂啥啦!」或許壞了他面子,他惱羞成怒,一轉身,過期的蔑視言語,教訓小孩的兇狠眼神,非常不符合他平時文明的面貌。
我徹底知道,他愛面子。
好歹我也二十歲了。
在法律上,囝子人的稱謂,已經不適用。
況且,很多我懂的東西,你可能還不懂。
我氣哭了,很娘又很丟臉地氣哭了,那麼多姑姑在看。
我也愛面子,但我選擇轉身面著牆壁,躲掉姑姑關心的眼神,偷偷把淚擦掉,然後,我不想理我老爸。
大姑姑語重心長:「大家這陣子可能壓力都太大了。」
清醒的阿嬤看到我們父子吵架的一幕,情緒激動地哭喊:「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害你們吵架!」聲淚都糊在一起。
那一道哭喊像把鋸子鋸割了我的心臟,才剛擦掉淚,淚又狂湧而出。
阿嬤!都是我不好!我不應該沒大沒小阻擾爸爸問護士的話,我也急了!
我寫這一段,爸爸看到可能會不是滋味。
但我寫的這一段都是貨真價實的紀錄,且我要鄭重告訴爸爸──面子一斤值多少錢?面子不可以吃!
跟阿嬤一樣──有錯就要認!不倚長賣長!
這也是我一直要學的功課。
硬是要搶的面子,只會傷害了親友間的感情。
@ 這貨真價實的紀錄之所以如此清晰,是因為他傷了我的心。
我們一起拋棄不應該硬搶的面子,一起反省。
阿嬤,我愛妳。
我無止盡地感恩觀世音菩薩,謝謝祂讓阿嬤可以繼續疼我。
原來這裡叫做家
詞/曲:林霧
一間小小的食堂 擁著大大的夢想
用熱情 來烹調 煮出 愛的湯
也~許 可以有道光
一個平凡的晚上
坐著無眠的~你和我和他
也許苦~惱煩悶 有我在你身旁
就~讓我們一起唱
每一隻鳥都應該飛翔
每一個人都要有希望
在哭笑中待嘗遍苦辣酸甜我再回頭望
原~來這裡叫做家
每一隻鳥都應該飛翔(應該飛翔)
每一個人都要有希望(要有希望)
在哭笑中待嘗遍苦辣酸甜我再回頭望
原~來這裡叫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