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網站:https://bit.ly/2FJD44u

台灣傳統飲食文化──父母經營之藥燉排骨與土虱小吃店 

 

陳傳家

 

   DSC00927.JPG  

指導老師:程玉鳳教授

一、前言

 

 

研究動機

 

 

  台灣是個飲食聖地,純正血統的傳統美食百家爭鳴,鼎邊銼、麻油雞、雞肉飯、滷肉飯、蚵仔煎、米血糕、豬腳麵線等不勝枚舉,台灣人愛吃是出了名的,有句台灣俗諺說:「吃飯皇帝大。」即可見一斑。既然傳統美食種類多不勝數,為什麼我本身獨鍾藥燉排骨與土虱,作為此報告的研究主題?月亮是故鄉圓,我選擇自家父母經營的藥燉排骨店作為研究對象。

  台灣為多元文化的集散地,各國的飲食文化從四面八方飄洋過海引進,異國風味餐館如雨後春筍般琳琅滿目地林立在城市裡,如義大利餐館、西班牙餐館、日式料理店、Friday美式餐館等,甚至引進快速又方便的速食文化,這樣多重的飲食文化衝擊下,人們的口味漸變,台灣傳統美食的市場受到不小的打擊。於是,如何研究並發揚台灣傳統美食,使之不被異國料理遮住光芒,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這是動機之一。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碩士生許嘉利,在論文「傳統民間節日飲食文化:祖母的煮食」裡說道:「飲食即生命之源,文化的縮影。飲食文化(特別是民間傳統的飲食)是生活的一部份,也是藝術,屬於大眾的、親切的、感動人的藝術。」台灣人的餐桌,不只是溫飽肚子的場域,更是聯絡情感的樞紐。我認為台灣的傳統飲食文化,具有濃重的情感鏈結因素,更具有家庭的包容、撫育後代的傳承責擔。父母的藥燉排骨店,是工作與生活的必然結合,以美食飽足客人的心與胃,獲得客人的報酬,再以報酬撫育子女,如此生生不息。「生活即教育」,我在餐桌間與父母、父母的朋友、長輩或客人們觥籌交錯、談笑風生,親身體會人際交往與做人處事的活用智慧,藥燉排骨店,讓我將學習的知識得以用來利人利己,成為一種實踐藝術,這是吸引我做深入研究的動機之二。

  身為一個藥燉排骨店的廚房夥計,喜愛自己所處的飲食文化是必然的,本論文打算對自家店的藥燉排骨與土虱,做小題大作的精細介紹。

 

 

研究方法

 

 

  每個禮拜假日在樹林父母經營的藥燉排骨店打工,相當於做深入的田野調查,由於時日不長,雖不至完全精通藥燉排骨與土虱的詳細烹調製法,卻也熟知八九成,再透過與父母訪談、借閱母親烹調手札的方法,知悉烹調方式、過程等,並與坊間他家藥燉排骨與土虱做優劣比較。

 

 

研究主旨

 

 

  第一個主旨,發揚台灣傳統飲食的認同歸屬感。

  第二,將與自己人生有所鏈結的藥燉排骨與土虱做精細介紹。

    的三,觀察藥燉排骨店如何在社區中形成社群的聯絡樞紐。

 

二、釋義

 

 

藥燉排骨與土虱釋義與介紹

 

 

<藥燉排骨與土虱在維基百科上的釋義>

 

 

  藥燉排骨是普及於台灣市集販售的冬天豬肉進補製品,食用歷史悠久,是台灣特有肉骨茶,但與南洋肉骨茶香料多不一樣,皆取豬肋排骨瘦肉塊熬煮,分碗出售;台灣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的藥燉排骨最為著稱。

  主要食材有:豬肋排骨(川燙去血後使用)、歸、芎、熟地(黑色湯汁的顏色來源)、白芍、枸杞、枝、人蔘鬚、棗、酒。

  擺甕:台灣藥燉排骨店前櫃檯,商家講究者一般會擺中型陶甕;另外擺中型陶甕尚有夏天販賣青草茶涼茶店。

 

  藥燉土虱是台灣夜市常見小吃;是把土虱鯰魚科淡水魚)切成魚頭、魚腹、魚尾三部份,配以當歸枸杞等數種中藥藥材置於鍋內加水與米酒烹煮,再依據食用者的喜好,吩咐店家舀出魚頭、腹、尾任選一項食用;因為就近養殖產地關係,盛行於台灣南部小吃。藥燉土虱歷來被視為補身養生食品:富含維生素A,具有助陽養血、補補虛、調中之功效,民間多用胃口不佳之人或產婦補身。但是,土虱皮下脂肪,不易消化,極易腹瀉,故不宜連續多餐食用,不然會瀉到虛脫。

 

 

<自家藥燉排骨與土虱的主要食材與烹調方法>

 

 

  父母原本與一位板橋夜市的朋友學習藥燉排骨的食材內容與烹調法,後來靠著敏銳舌尖的嘗試逐漸改進,比如說,原本藥燉土虱沒有摻薑,後來發現摻薑可以去土虱的腥味又不會影響湯頭的鮮美,因此執行,土虱湯的味道就比原來好上許多。

  以下介紹的是最新版本的主要食材與烹調方法。

 

  主要藥材有:當歸、黃耆、川芎、枸杞、桂枝、小茴等十餘味藥材。主要食材有:豬枝骨與龍骨、土虱。

  我們家藥燉的烹調方式比較「厚工」,十餘味藥材配比完成,裝在一只乾淨布袋裡,以小繩繫緊袋頭,需要兩包,兩包藥材置入半人身高的大鍋桶裡,高耗十四小時熬煮一大鍋菁華藥湯,熬煮完成鍋蓋開掀時,甘美醇香的藥材氣味注滿了整間店,令人味覺欣喜。以上是湯頭的熬煮方式,然而藥燉排骨與土虱是使用同一湯頭的,只是煮法有些不同。

  排骨需要先以滾水汆燙至七分熟,撈起以冷水沖洗,用意在將其凝固之血塊洗除,去其血味。等分裝在塑膠袋裡,冷凍儲藏備用。

  排骨有分枝骨和龍骨,分別是豬肋骨和脊椎骨的部位,肋骨肉帶筋,較有嚼勁,脊椎骨肉較厚,吃起來飽足感佳。枝骨和龍骨一比一分量以藥湯頭熬煮成排骨湯,一來排骨湯混合純藥湯配成適洽的成品湯,排骨香濃郁;二來排骨先滷過,已入味,肉質咬起來才會鮮嫩甘美、藥香繞口。

  開店時,將純藥湯與排骨湯混和成適當比例,以盆狀不銹鋼鐵鍋在攤頭爐上細火慢燉,加少許鹽調味。我們有一項健康的堅持,就是絕不加味精。根據1992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查發現,部份人對味精有過敏反應;他們又利用白老鼠作試驗,發現有部份白老鼠攝取味精後,帶有癌細胞腫瘤

  這是我們的職業道德。

  因長時間文火烹煮,水分蒸發,所以須適時的調整攤頭成品湯的味道,使其保持一致性,這時候老闆的舌頭就是一項很重要的衡量計,若過鹹,就要加適量純藥湯或生飲水調和;若排骨香過淡,就要加適量排骨湯。若沒鹹味,就要再加鹽調味。一碗藥燉排骨,龍骨與枝骨的重量比例約是一比一。

  土虱都是當天現殺,一隻土虱可以切分成頭、二至四塊中段、尾,汆燙至四分熟(汆燙太熟再放入藥湯煮,魚肉容易老碎),去血去腥、袪除其鯰魚科特有的黏液,與排骨不一樣的地方是,土虱不須先滷過,否則嫩肉盡碎。開店時,土虱以純藥湯熬煮,加入少許薑片去腥,即可食用。頭、中、尾依客人喜好點選食用,只不過物以稀為貴,土虱頭一項是最熱門的選擇(本店多屬中高齡客層,尾的油脂較多,他們怕膩,不愛吃尾)。

  土虱成品湯的調整,只需適時適量加水、鹽或純藥湯即可。

 

DSC00933.JPG  藥燉排骨成品湯

DSC00934.JPG      藥燉土虱成品湯

  藥湯將土虱燉熟後,湯上飄有浮渣泡沫,我們會拿小篩網將其撈去,此後湯頭就像圖片所示般明可鑑人。而藥燉排骨則會浮出許多肥油,一樣將其篩去,就本店為客人健康上的考量,少油、少鹽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相當有幫助。

 

  排骨的成品湯裝碗後,會倒入少許枸杞酒,讓湯裡有些酒香。土虱的成品湯裝碗後,滴入少許稀釋過的枸杞酒(土虱不須太濃的酒香),再加幾片九層塔葉點綴兼提香。兩種食物藝術即完成。

DSCF0177.JPG  藥燉排骨

DSCF0181.JPG  藥燉土虱

  沾醬的部分,土虱適合沾辣椒醬油,辣椒醬油的成分有朝天椒末、綠辣椒末、蔥末、醬油、水等,可以提出土虱肉的鮮美滋味。而排骨則適合沾蒜蓉醬,蒜蓉醬是以蒜蓉加油膏調成,排骨肉本身只有肉味(對於重口味的人,姑且不論藥香),蒜蓉的鹹甜蒜味可以加分。不過對於習慣吃清淡口味的客人來講,不沾醬可以將味蕾專注在藥香與土虱肉、排骨肉的完美結合上,也不失為一種道地吃法。

 

 

自家藥燉排骨與他家優劣比較、獨家特色

 

 

<與其他作法優劣比較>

 

 

  林琬翎設計一帖溫和藥膳「養生藥燉排骨」,具有促進身體氣血循環功效,供民眾參考。

  養生藥燉排骨 (5人份)使用的藥材為當歸6錢、川芎3錢、熟地6錢、甘草3錢、黃耆5錢、陳皮3錢、牛七2錢、桂枝3錢、枸杞4錢、紅棗10 枚、玉竹3錢。食材有豬肋排4斤、黑木耳500和紅蘿蔔500。作法是先洗淨排骨川燙後,起鍋並加水覆蓋,再加入藥材包和其他食材,先以大火煮滾後,改以小火慢燉30分鐘至肉爛即可。 2008/11/13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以上是衛生署基隆醫院中醫科醫師林琬翎提供民眾的食譜,在我們眼裡,她或許在中醫上是專業,但對於烹飪,她可就是門外漢了。我們將藥材細火熬煮十四小時,方才高完整度地萃取藥材的菁華,她卻大火煮滾加三十分鐘慢燉就了事,這樣絕對浪費了藥材,補效也不彰;排骨沒有滷過,不夠入味,充其量就是煮熟而已,沒有藥香味。

  根據與母親的訪談,也是母親親履實地所察,附近有同業店家的確是類似以上中醫師所說速食做法,甚至直接將生排骨加入湯頭熬煮,省去汆燙步驟如此一來,血味必壞美味,實是非常不用心、待客不周的煮法。

 

  另外讓我們觀察士林夜市的名店<海友十全排骨>:

 

  蔡老闆為了不造成排骨連同湯頭一同燉煮會造成肉質老澀,在排骨等食材川燙血水時就先燙至7分熟後先行冷凍備用;而藥頭(素藥湯頭)則是先在高大的煉藥湯桶內以大小火煉製4-6個鐘頭,直到中藥精華煉入湯內,苦味蒸發掉後,再放入之前事先川燙好的排骨等食材,續放入陶甕中精燉2小時以上,讓排骨的鮮甜竄入湯頭內,如此才能製造出完全無浮渣的乾淨湯頭,帶出這碗十全排骨的層次感。

 

  以上友善引用部落客人魚小姐在其部落格上的介紹文章。本店有許多對於美食的堅持與蔡老闆頗為相同,但蔡老闆的熬煮時數仍太少了。不過這邊值得一提的是,蔡老闆用陶甕烹煮排骨,或許更能鎖住鮮美滋味也說不定。這是本店值得參考的地方。

untitled.bmp  

  上圖友善擷取蔡老闆的土虱湯照,如此看來,蔡老闆並沒有先稍微汆燙生土虱,導致大量生血黏液沸成的浮渣泡沫上浮,即使後續篩去,血味與黏液仍殘留在湯裡,或多或少影響湯頭的甘美。

  本店對飲食健康與美味之間的完美平衡,存著極大的熱心與自我要求,因此雖步驟較繁複、費時費力,仍不厭其煩地細心執行,為的就是讓顧客享用健康又難忘的一餐。這也是本店回客率高與美譽廣傳的原因。

 

  

<獨家特色>

 

 

  本店選用的十餘種藥材在藥性上有熱有冷,我們將其平均搭配,使之不燥熱,所以一年四季皆宜食用,不會上火,屬於溫補性質。根據台灣大百科所述,藥燉湯頭對於筋骨痠痛、化瘀、四肢痠痛等症狀頗有改善、舒緩的功效,適合年紀大的族群食用。

  另外,許多店家的湯頭少用純藥材、多用香料,用多種香料去構築成品的假象美味,事實上補效低弱。這樣又顯示出本店藥燉補效高純的特色。

  絕不加味精的堅持也是本店特色之一,在廚房工作因而味覺敏銳的人,可以用舌尖輕易舔舐出味精的味道,那是一種會在舌尖上乾乾澀澀的感覺,只是一種假象提味,本店使用的藥材與少許香料(比如小茴),就已可大大提升湯頭的甘美醇芳,就不須化學物品來多此一舉了。

  本店的排骨先滷過,並將滷汁與純藥湯並進,所以湯頭喝起來充盈排骨香,一般店家頂多將汆燙過的排骨直接以藥湯燉煮就賣,可是省去這步驟一來排骨不夠入味,二來成品湯排骨香不夠,可謂因快失大。

  

  本店配合藥燉販賣的枸杞酒,可得詳細介紹一番。

  枸杞酒就是純藥湯添加糖與特殊配料,後與高等米酒以適當比例調配而成,可以冷藏成為透心涼的冰酒,夏天消暑不亦快哉;亦可加熱成為煮酒論英雄的壺中杜康,冬天暖胃不亦樂乎。冰酒喝起來爽口不刺激、酒味較淡,卻不能喝快,如果認為沒什麼酒味就大灌特灌,那可大錯特錯,包準快速醉倒。枸杞酒醇正溫厚,溫補且不易傷身,中高齡客層特愛。根據母親說法,一般藥燉排骨店的枸杞酒幾乎都做熱的,很少有冰的,就是因為材料不夠齊全,冰喝不夠醇厚,肯定辛辣苦澀,難喝至極。

  枸杞酒也是藥燉排骨的調味料,酒香與肉香的融和,完全是激發食慾的「酒肉朋友」,這就是本店獨一無二的特色了,連士林夜市名店也沒有這等創新。

  

  土虱的延伸料理有許多,例如三杯炒土虱、母親自創的泰式拌土虱、鹹酥土虱,也就是將土虱切小塊,沾粉酥炸後,或三杯或泰式或鹹酥。炒三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三種調味料──麻油、米酒、醬油──大火快炒而成;泰式拌土虱是以泰式酸甜醬料、魚露、香菜末、洋蔥絲和酥炸完成的土虱塊混拌而成;鹹酥土虱則是將酥炸完成的土虱塊均勻灑上胡椒鹽,小火與蔥、蒜末拌炒均勻,最後點綴花生粒即大功告成。

  

  只要是人,都離不開吃。飲食是民生課題,是文化,也是藝術。

 

 

三、文化特色

 

 

藥燉排骨店如何在社區中形成社群的聯絡樞紐

 

 

  本店名為阿洲藥燉排骨,店址位於樹林市太元街,原本在新店開張,後因地點人潮不佳,移址樹林。那是一個大社區,主要住民為閩南族群,還有從屏東上移的原住民族群,多屬性情豪邁,喜愛喝酒交友的剛烈性子,因此本店自然形成一社群聯絡的樞紐場域。

  我父母雖是外省族群,踏入社會已久,閩南語會話也頗為流利,父母待客親和有禮、豪邁不拘,因此熟客通常會成為朋友,我也叔叔伯伯阿姨這般叫,與他們豪邁飲酒話家常,不知不覺中,提升人際交往的智慧與圓融。

  舉例來講,本店加湯是絕對不用錢的,偶而也讓忘記帶錢的客人賒帳(他們感激之下都會記得奉還);對於熟客,偶爾回饋小菜小酒,那是一種將對方視為朋友的尊重。這與大都市為求速效,刻意省去麻煩、推卸責任的冷漠辦公室文化或速食文化相當不同,發自一種純真質樸的善,一種「我對別人好,別人回不回報也沒差」的老闆胸襟,正在躬身實踐一種「把客人當自家朋友」的鄉文化。

  曾在麥當勞打工,為求速效,講話與動作都要保持在機器人狀態,這讓我覺得速食文化本末倒置了,人都追求情感的鏈結或認同,食衣住行育樂等文化只不過是情感內最基本的欲望環節,人穿美衣也是為了讓自己顯得有自信、予他人欣賞,所以為求速效省去了情感培養,那工作得不太快樂、意義感薄弱,所以我覺得在自家排骨店打工,生命顯得完整。

  如此一來,我便樂於付出較多的專注與努力服務客人,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而不求快,歌手梁靜茹歌詞:「慢慢來會比較快……專注比較快。」是我在店裡躬身實踐中學習到的哲理。此慢非傲慢,而是用輕緩適宜的腳步完成雙方盡皆愉快的工作程序,而這正是那群中高齡客層與父母以行動教我的事情,他們談笑風生、將每件事做得圓滑不得罪人,一種凌駕在人生之上的輕盈感,彷彿做什麼事皆很輕鬆般,這正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欠缺的,年輕人比較不懂寬容,凡事以自己為優先而不顧慮他人感受,如此一來容易惹禍上身。

  於是我越來越容易與鄉文化中的中高齡客層相處,原本「不輪轉」的台語聽說能力也逐漸增進,不知不覺中實踐一種保存語言文化的舉動。唯獨有一點比較困難的是,某些原住民會有些排外意識,說話較不客氣,自我意識濃重;但進而了解之後,發現他們心地善良,有位原住民朋友還大方從山上拿些「刺蔥」(一種香料)贈予我們烹調用呢!

  如此一來,鄉文化中的客人沒有城市文化中的富有客人那樣傲慢冷肅,舉例來說,早餐店的老闆與老闆娘來店裡吃藥燉排骨,因為親身也是做服務業,懂得體恤我們因而臨走前將碗盤廚餘疊好收好,方便我們清理;禮尚往來,我們到他們店裡吃早餐,用畢也會做相同動作,方便他們收整,這是鄉文化中相互體貼與包容的實踐,也是讓小吃店成為社群聯絡樞紐的主要原因。

 

 

本藥燉排骨店文化特色

 

 

  本店文化以一句話簡單概括:「各種不同社會階級的客群都可以在店裡愉快地用餐、交談。」店裡常常有不同社會階級的客層因投合,就互相聊起天、敬起酒來,這是令我感到非常奧妙的現象,推論老闆自己常與朋友開桌聊天小酌,給店裡一種緩和的氣氛,讓客人感到就像是到自己家餐桌吃飯一樣,此現象在連鎖餐廳或速食餐廳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

 

  許多年少時期叱吒風雲的江湖人物常燦笑著出現在店裡,吃小菜、或小酌或豪飲,表情生動地談論當年的年少輕狂:「我三腳踢了他的頭、肚、腳!他就倒得『歪擱七錯』了!」「我們找人去,他們又找更多人來,X還是打不過啊!」但我深深知道,他們都是重情重義之士,為了保衛自家兄弟的生命與生計,他們總是戰鬥。

 

  「同學呀,這生魚片買給你吃的!吃啊你怎麼不吃!」刺龍刺虎的退休老大豪邁說著。明明大我二十歲卻叫我同學,顯示一種不把束縛人的道德常規放在眼裡的豁達。

 

  「我明天帶蝦子來煮燒酒蝦!」當年叱吒風雲的老大姊、也是我的外婆,開心地說道。從她的笑容中得知,只要煮好料給孫子吃,就是她的幸福。

 

  「阿姨都不用叫了啊?揍你喔!」擁有十年資深經驗的連鎖餐飲店大廚、也是我的阿姨,總用她那飛快的魔術料理之手,變出一桌精緻佳餚。

 

  「環保署檢查廁所!」一臉嚴肅。對面臭豆腐店的老闆「臭董」,也就是我的阿強伯老大,要進來上廁所也不明講,就是故意要扮演好冷面笑匠的職責。

 

  「那些大學生,讀冊攏讀到髂脊骿!我們在日頭下拚到汗涔涔滴,伊底邊打納涼:『很吵耶!』全無對人的尊重啦!你聽了會歸腹肚火否?!」工地的工頭來店裡吃飯,臨走前像是與朋友訴苦般發洩忿氣。他說得對啊,大學生成天窩在象牙塔裡,又怎能體會揮耗勞力的辛苦?

 

  「沒去釣魚會得癌!」涼麵店的老闆誇飾法地說。

 

  「這剛釣的,我們只喜歡釣不喜歡吃,就給你們啦!」第一次來的初客熱情地將一袋蝦擠向母親。

 

  「這是『刺蔥』,切碎碎煎蛋,很好吃的啦!」天性樂觀又善良的原住民,拿著一袋名為「刺蔥」的野生香料,拈碎一片葉,將手上的香氣給我聞,證明他的寶物夠寶。

 

  「阮跟阮某沒……」總騎著一輛舊舊腳踏車的阿伯哽咽了,他想起不堪回首的過往。

 

  還有好多好多……這些田野調查的蒙太奇電影片段,簡潔地剖繪出本店的文化與歷史,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你可以罵總統、嘲笑新聞、吐苦水、話家常,可以坐到關店或者……醉到關店。但你不能鬧,若你干擾到客人(我們的衣食父母)的進食活動,老闆會先勸阻,你再繼續醉鬧,他不會跟你客氣,直接打電話叫警察。

  以上的人物剖繪在在印證本店在親屬和社區間形成了情感聯絡的樞紐場域,這使飲食文化與社會學有所鏈結,或者更明瞭地說,飲食文化也算社會學的一部分。台灣人總在餐桌上談事情,不論是私務或公務,但比起連鎖與速食文化,小吃店多了份人情味。

  另外談到,雖然是小吃店,本店非常注意清潔,開店前,將桌子、櫃子擦得一塵不染,攤頭上的不銹鋼檯總是明亮得可以看清品名貼字的倒影。洗菜洗不乾淨會被母親罵,地板只要有一顆飯粒沒掃到就會被Daddy罵,但這些罵,都在我的腦記憶體裡建構「不行給人髒亂感」的謹慎態度,我輕輕「喔」了一聲作為回應,卻銘記在心。

  我們在做飲食的態度上,可是不輸給連鎖餐廳的,也許連鎖餐廳燈光美氣氛佳,但連鎖餐廳有時太制式化,服務生總像個僵硬的機器人般點餐,不會靈活地體察熟客的需求。與熟客熟稔了,他一來,就微笑問他:「今天一樣嗎?」節省了許多時間,也培養出一種主客間的融洽默契,反正一起生活在同一個圈子,沒必要冷漠以對。

  總括來說,在本店的服務實踐上,我學習到一種更謙虛、更圓融的處世態度。Daddy說:「人再強,沒飯吃會餓死的。」阿強老大說:「人生就是一場一場的飯局。」在在顯示一場飯局可以囊括整個人生的哲理,這些事情是枯坐在象牙塔裡讀教條很難體會到的。人們為了溫飽肚子而努力工作,但我們不低聲下氣,而是溫和自信地招納客人,用眼神示意一句:「我們店的產品真正好,要來,我們歡迎擁抱,不來,就拉倒。」實踐既謙和又引以為傲的中庸之道。簡潔來講,本店文化特色就是別於連鎖與速食文化的速效快閃化,而是著重於人與人情感上的鏈結,這或許跟知識爆炸的二十一世紀講究效率的主流文化有所不同,但卻是鄉文化還保有它真性情的地方。這些快樂效益,有時是在大都市比較難體會到的。

  因此,我在本店裡學習到了中庸之道。

  我在本店裡學社會學。

    我在本店裡學習到把客人當自家人款待的台灣精神。

  我在本店裡創造台灣的飲食歷史與文化。

 

  我在本店裡,建構自我歸屬的文化基地。

 

 

參考文獻

 

2011,許嘉利,傳統民間節日飲食文化:祖母的煮食,台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2UVvek/webmge

維基百科,條目:藥燉排骨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7%A5%E7%87%89%E6%8E%92%E9%AA%A8

維基百科,條目:味精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1%B3%E7%B2%BE

聯合新聞網,冬季養生食譜》養生藥燉排骨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59900

人魚小姐的部落格,海友十全排骨。藥燉排骨創始名店の食補好滋味

http://tw.myblog.yahoo.com/chicmermaid-2006/article?mid=63150

台灣大百科,詞條:藥燉排骨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88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豁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